那年種棉花
發(fā)布時間:2024-09-29 閱讀:
在我記憶的沙灘上,許多瑣事就像一行行深淺不同的腳印,被歲月的潮水漫過,就變得模糊不清,唯有那幾年種棉花的日子,猶如河沙灘岸邊的老柳,久經(jīng)風霜,依然風華正茂,清秀依舊。
我的家鄉(xiāng)是丘陵地區(qū),以種水稻為主,是“魚米之鄉(xiāng)”。小時候生產(chǎn)隊利用山地種一部分棉花,只供農戶家用就夠了,從未以棉花為經(jīng)濟來源。責任田到戶后,各家各戶亦如此,直至二十一世紀初,全國棉花價格暴漲,在家鄉(xiāng)掀起了一股種棉花的熱潮,我也被卷入潮流之中,那幾年種棉花,不僅給我?guī)砹艘欢ǖ慕?jīng)濟收入,而且還加深了我對棉花的認知。
我是穿著鄉(xiāng)間裁縫做的棉衣棉褲長大的,是蓋著自家請鄉(xiāng)間彈棉花師傅定做的棉被睡覺的,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滴水成冰的寒冬,對棉花,我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懷,有詩贊曰:“不戀虛名列夏花,潔身碧野布云霞。寒來舍子圖宏志,飛雪冰冬暖萬家。”在我的心中,棉花就是鄉(xiāng)村的一個標點,是屬于鄉(xiāng)間的花朵,有著母愛般的關愛和溫暖,是直白的言容,給人一種樸實的人生。
“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開時天下暖,花落天下寒。”棉花有著堅韌不拔的品格,在乍暖還寒的春天破士發(fā)芽,在烈日炎炎的夏日綻蕾開花,在涼風瑟瑟的秋季吐棉如絮,無論遇到寒涼暑熱,風雨雷電,她總是傲然挺胸,昂首向上。
棉花的棉籽,可熟食亦可釀食油。小時候,每到冬季,難得吃上一次棉油炒飯,油飯潤柔,清脆馨香,那是兒時的美味佳肴。棉花還是人類主要的衣料來源,被譽為樸實的“太陽的孩子”,它能織成各種各樣的布匹,淳樸耐磨,柔軟舒適,即便在當今高科技時代,依然是深受人們的青睞。
種棉花,比起種水稻要煩瑣得多,從開春至冬季,歷經(jīng)四季,要經(jīng)過播種、定苗、穩(wěn)栽、抹杈、掐頂,在其間還要進行多次施肥打藥,也就是說,棉花一生是坎坷的,她是頑強不屈的勇士。
初春,天氣剛剛回暖,冬蟄的雜草還未露出新芽,在某一晨曦間,我就早早地牽著牛,扛著犁鏵,走向祖祖輩輩千萬次耕耘的原野,選出最肥沃的土壤,最好的地塊,開始耕翻細做。清涼還未滴落的露珠,打濕了我的鞋襪,還藏在草間的昆蟲,懶洋洋地翻唱著它那古老的陳詞濫調,被我的腳步驚擾,很不情愿地飛到另一片草叢里,繼續(xù)做著它的美夢。
清明前后,暖陽煦熱了大地袒露的胸膛,蜜蜂嗡嗡地哼著春天的進行曲,喚醒了油菜花點亮的田野。這時候,我就學著老農的樣子,開始播種棉花籽,打棉花缽育苗了,用塑料薄膜覆蓋著苗床,像棉被一樣溫暖著,讓其棉花苗不受春寒侵襲,不幾日,棉花苗破土脫殼而出,那星星點點的綠,充滿著勃勃生機,那一顆顆張開兩瓣對稱的葉片,就像一本本打開的書,開始書寫著她們短暫而精彩的一生。
在那廣袤無垠的陌野上,棉花苗皆是玲瓏的生靈,是勇敢的使者,她們也要經(jīng)歷風雨寒霜,電閃雷鳴,也要經(jīng)歷病災和蟲害的廝殺,掙扎著,與所有苦難抗衡,她們感受著農人雙手的撫摸,艱辛的勞作,辛勤汗水源源不斷的滋養(yǎng)著她們的生命之泉,讓每一個棉花苗都成為一個勇士,努力綻放自己,讓滿懷期待的農人,感受收獲的快樂。溫暖是棉花苗苗最后回饋奉獻給這個世界的最好禮物。
棉花苗在陽光的沐浴下迅速生長,長勢葳蕤,枝繁葉茂。我在棉田里勞作著,心里寄托著一年辛勞的希望,天空奇跡般湛藍,風從遠方飄來,整個田野翻騰著一片無邊綠色之海,棉葉隨風搖曳,會意地向我揮舞著歡樂的手掌,發(fā)出一陣陣“唰唰”的聲響。望著這茂盛的棉花,內心充滿著興奮和愜意,疲憊的心情,也不翼而飛,消失得無蹤無影。
流金鑠石的夏天,烈日炎炎,棉花地里雜草瘋長,病蟲泛濫。我頂著酷熱,揮汗如雨,給棉花滅蟲除草,施肥澆水,清杈掐頂,總是汗流浹背,背后衣裳往往生出一層潔白的霜花。棉花在我的精心澆灌下,終于,于某一個皎潔的月色之夜,在昆蟲的大合唱聲中,“鮮”花怒放,絢麗多彩,有乳白色的,淡黃色的,粉紅色的,紫紅色的,像多姿的彩霞落滿人間,艷麗奪目。這多彩的鮮花,是棉花青春靚麗的時光,是純真的花季少女的懷春。
經(jīng)過一段陽沐露潤的醞釀,不經(jīng)意間,在五彩繽紛的艷色里,在沁人心脾的幽香中,棉花悄悄地結果掛鈴。棉鈴不僅個個豐腴,而且特別深沉幽默,在吸收充足的營養(yǎng)后,在熾熱的夏日光照下,悠悠偷歡,打情罵俏,爭相開放,個個笑得那么開心,笑得那么無遮無攔,宛若笑開的石榴,笑咧的嘴里都吐出了潔白的棉絮,花絮綿長。遠望,好像是從晴空中掉下了一片片云朵,耀眼銀亮,遍野花絮絨絨潔白,又如一片柔軟雪白的海洋;近看,棉枝上猶如掛滿了白色的燈籠,有著無限的幽雅之美。這雪白的棉絮,是棉花成熟和幸福在綻放,是生命生生不息的伸延和展示。
我提著袋子,穿梭在棉田里,好似穿梭在云朵里,手指牽引著那些含笑的花瓣,被潔白的棉絮柔柔地纏著,柔柔綿綿,絲絲縷縷,雙手似乎在云絮里翻舞,那舞動的快捷、利落,連續(xù)和熟練簡直就是一種動態(tài)美。此時此景,那盛開雪白的棉花田,既便是再高明的畫家,也難畫其圓滿自然的豐物圖盛景。
棉花花期很長,從夏開到秋,棉鈴吐絮,也是從仲夏直到冬初,飽嘗寒暑,綻放出屬于自己的風景,描繪著是花非花的壯觀圖畫,尤其是在秋天盛開的棉花,仿佛顯示著秋天的厚實素凈,清亮而純潔。
走進棉田,一種帶著秋天的氣息撲鼻而來,螞蚱跳跳蹦蹦,秋蟲啾啾嘰嘰,棉花依然開得形姿百態(tài),有的張開了嘴巴,像彌勒佛一樣咧嘴笑著;有的開得四分五裂,像天女散花;有的含苞未放,鼓著肚子在枝上掛著,就像秋天青澀的句子;有的半閉半開,靜靜地躲在棉葉下,仿佛在窺視著這個陌生的世界......這完全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素墨圖,讓人感覺到民間溫馨而美妙。
秋末冬初,棉花依然矜持著,綻放著。秋風習習,把棉葉染紅,輕描淡寫著紅白相間的秋韻;冬霜瑟瑟,將棉桃凍僵,棉花依稀凋零,仍然把人間溫暖,溫暖著冬天,溫暖著我那勞作的身影,溫暖著我那忙碌的腳印。
棉花歷經(jīng)四季,不是花卻勝似花,她是一種不尋常的花,是一種非?少F的花。棉花,她沒有水仙的亭亭玉立,沒有海棠的婀娜多姿,但她的美別具一格,非同凡響。她潔凈素白,樸實無華,她是那樣的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她是一種不會融化的雪,雖默默無聞,卻潔白,明亮,映照心靈,溫馨著我的記憶,溫馨著我那青蔥歲月。
作者:大學生網(wǎng)報 來源:大學生網(wǎng)報
校園文學推薦
- 劉三姐故鄉(xiāng)的河
- 提起歌仙劉三姐,有人以為劉三姐的故鄉(xiāng)是桂林,也有人認為是柳州,2006年,經(jīng)國家考證決定,將宜州區(qū),即我的家鄉(xiāng)作為劉三姐故鄉(xiāng)。
- 09-30
- 那年種棉花
- 在我記憶的沙灘上,許多瑣事就像一行行深淺不同的腳印,被歲月的潮水漫過,就變得模糊不清,唯有那幾年種棉花的日子,猶如河沙灘岸邊的
- 09-29
- 碾子河畔
- 我的家鄉(xiāng)有條小河叫碾子河,河水清澈見底,常年流水不斷,穿行在白山黑水之間。
- 09-29
- 瑛
- 大學畢業(yè)分配到嘉定工作的第二年,八五年的上半年,實驗室來了一個華東紡織學院(現(xiàn)在中國紡織大學)做研究生論文的女碩士瑛。
- 09-29
- 百泉湖游記
- 百泉湖,是一個集山水美景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旅游勝地。置身其中使人興奮不已,流連忘返。
- 09-29
- 樂做文化傳播者
- 文學是生活的反映,是時代的號角,是人民的心聲。我們處于一個偉大的時代,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崇高的精神來支撐和推動,崇高的精神需要杰出
- 09-29
- 掌聲
- 同學會就要開始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半老頭半老婆們還在三三倆倆的喋喋不休,好像一下子回到45年前的學生時代,要將幾十年來的如歌歲月一
- 09-29
- 賞稻去
- 湖南省農科院老科協(xié)全體會員在會長周坤爐、副會長余崇祥、趙政文等領導的帶領下,參觀了寧鄉(xiāng)縣雙鳧鋪鎮(zhèn)萬畝超級雜交稻豐產(chǎn)工程示范基地
-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