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子河畔
發(fā)布時間:2024-09-29 閱讀:
我的家鄉(xiāng)有條小河叫碾子河,河水清澈見底,常年流水不斷,穿行在白山黑水之間。據(jù)史料記載:“它發(fā)源于完達山廘太平嶺東北坡”,河水甘甜凜冽。相傳:在遠古時期,是本土北方天王李靖夫婦出巡游玩,帶著的小女兒太平公主洗臉梳妝的地方。
雖然是傳說,不由得讓人們遐想萬千。
小河蜿蜒曲折,途經(jīng)九龍溝從西南方向流入勃利縣城,將小鎮(zhèn)一分為二,灌溉著勃利的山山水水,兩岸樹木花草繁多,郁郁蔥蔥,稻田遍布,沿河直下,城北的稻田更是星羅棋布,綿延幾十里,一望無際,盛產(chǎn)的稻米遠近聞名,河中、稻田里的小魚小蝦比比皆是,有泥鰍、青蛙,鯽魚和鯰魚,蛙聲不斷,鳥語花香,養(yǎng)育著這里一代又一代的勃利人。
小鎮(zhèn)民風(fēng)淳樸,漢人、滿人、朝鮮族人居多,回族和蒙古人也有……,雖語言不同,服飾多樣,但都和睦相處,親如一家。
小時候,我的家就住在碾子河畔,三間泥草房伴隨著裊裊炊煙和父母兄弟姐妹八人,一起度過了我滋潤的童年。
春天來了,萬物復(fù)蘇,兩岸的花草、樹木爭先恐后地?zé)òl(fā)著生機,蒼翠挺拔的松樹獨領(lǐng)風(fēng)騷,顯示它的高潔,榆樹、喬木、紫丁香、櫻桃樹開花了,形態(tài)各異,草莓,達子香、刺梅等、還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花,也緊隨其后,夾雜在灌木叢中,萬紫千紅、爭奇斗艷,不開花的艾蒿更是不甘寂寞,挺直了腰桿,帶著特有的異香告訴人們“我來了”!豐盈的水草引來了蝴蝶、蜜蜂、蜻蜓等,煽動著靈巧的翅膀,上下翻飛,尋找著可口食物。蘇雀,麻雀成群,燕子也從南方蔥蔥趕了回來在屋檐下筑起了新窩,為繁育下一代緊張忙碌著。春風(fēng)吹過河面,河水蕩起微波,波光粼粼,倒垂在岸邊的柳樹,用它那冒著綠芽的纖細腰身輕輕拍打著水面,生怕驚嚇到了水中的魚兒,一圈圈漣漪向四周慢慢地擴散開來,姑娘小伙子偎依在一起,悄悄說著什么,不時傳出羞澀的笑聲……
三四歲的時候,媽媽常常領(lǐng)著我去河邊洗衣服,我站在沒腳面的河水里,玩弄河面漂浮著媽媽用過了的肥皂沫,玩累了尿急了,就雙手揪著小弟弟,高昂著頭向河水一頓猛呲,濺起的水花弄得旁邊洗衣的嬸嬸大娘一身,小妹妹也驚恐地躲在了嬸嬸的身后,嬸娘們急了用手點著我的額頭,拍打著我的小屁股,大聲嚎氣的說:“死小子沒正形,嚇著小妹妹了,丟不丟”……
夏天,邁著輕盈的腳步向我們走來,記事起,就經(jīng)常和小伙伴一起去河里玩耍,不遠處河的上游有個攔水壩,水沒腰深,清涼的河水被炙熱太陽烘烤得暖融融的,什么狗刨,仰泳、自由泳沒幾天就學(xué)會了,均不在話下。人多了就分成兩伙打水仗,有時候第三幫小孩也加入進來,分不清誰跟誰是一伙的,就亂打一通,加油聲、吶喊聲響成一片,岸上的人們都駐足觀看,歡聲笑語不斷。累了就爬上岸來,用熱乎乎的泥沙把自己埋起來,美美地睡上一覺,愜意極了……
秋天,天高氣爽,廣袤的大地上一片豐收的景象,黃澄澄谷穂彎著腰,金燦燦的黃豆莢、長長的玉米棒、紫紅色的高粱,紅紅的大蘿卜,報著滿心的大白菜,交相輝映……天空中,大雁時而排成人字形,時而排成一字形有秩序地向南飛去,我和小伙伴們踩著滿地黃葉,用河水搓熱身子照樣玩耍。強健的身軀給了我快樂!最開心的事是跟大人們一起扛著自制的漁網(wǎng),網(wǎng)兜子,提摟著小桶去撈魚,三人一伙,先是別起個小水壩,兩人抬網(wǎng)另一人去上游趕魚,一網(wǎng)下去也能弄個十幾條,川丁子、泥鰍多,鯽魚少,幸運的話還能弄幾條鯰魚,大魚河水燉著吃,小魚曬干了用油煎上干扒扒的,就著過了水的大碴子水飯,大蔥蘸大醬一頓猛吃,甭提有多香了……
午夜鐘聲迎來了新的一年,大雪飄然而至,銀裝素裹,四周白茫茫一片,只有屋頂煙筒冒出的炊煙,昭示人類的存在。河面結(jié)著厚厚的冰,岸邊的樹上掛滿樹掛,由于白天夜晚的溫差,太陽出來一曬,冰凌融化了,逐漸縮小,空氣異常清新,交融的水汽彌漫在河床四周,行走在堤壩上的人們,時隱時現(xiàn)。孩子們趁暖伙勁,堆起雪人。雪人排成了一隊,場面壯觀。傍晚,隨之冷空氣的移動,樹上的冰凌又拉長了,被風(fēng)一吹,互相撞擊著發(fā)出悅耳的響聲……
20世紀50年代,體育設(shè)施相當?shù)陌嘿F,我家窮也買不起這些東西,就自己動手做滑冰板、狗爬犁,冰嘎最好作,找一截舊鎬把,把大頭一截,用斧子砍個半錐形,砂紙打打,然后找一粒舊滾珠鑲上,再倒點費機油噌噌,油光錚亮,在上沿用小刀刻幾道印,綁上紅線繩,打起轉(zhuǎn)來煞是好看……
再大一點上小學(xué)了,就自己動手做冰刀,滑雪板,每當放學(xué)歸來,小同學(xué)們就集聚在河面上,各行其是,狗皮帽子遮眼礙事,沒有滑冰帽,就整個舊襪子腰絞一截用繩子扎住一頭,戴在頭上,向燕子掠水一樣飛翔在河面上……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話一點不假,少年時代的貧窮,給了我自立的機會,幾度春秋,靜靜的河水陪著我成長,造就了我剛毅的性格,深深懂得了生活的艱辛,“只有進取才能自強不息,生命不止”……
六十年代末,我參加了工作,艱苦火熱的生活鍛煉了我,逐漸成熟,年年都被評為先進生產(chǎn)者。閑暇之余,我常常去堤壩上做做,用腳拍打著水面,尋找著兒時的記憶,重溫著童年的歡笑與快樂。
然而,好景不長,噩運來了,改革開放的初期,人們環(huán)境保護意識不強,追求金錢的利益塵囂日長,在城西南小河邊上建起了化肥廠,東南方建起了造紙廠,兩廠的廢氣污水紛紛排放在了小河里,加之城北的鋼鐵廠,亞麻廠擴建污水也都排放在小河里,滾滾的污水向四條毒蛇吐著信子一樣,帶著難聞刺鼻氣味撲面而來。清亮河水不見了,鳥兒飛了,魚兒沒了,兩岸的花草枯萎了,稻田沒法種了,岸邊的松樹、榆樹、柳樹等也無精打采,整日低垂著頭。冬天圖方便,無知的人們把整個街道上的雪和垃圾通通傾倒在河套里,美其名曰“省錢”。開春汛期到了,整個天空陰沉沉的,瓢潑大雨傾盆而下,塞滿整個冰雪垃圾的河道還沒來得及的溶化,上游的水也下來了,靠河邊的柴火垛也隨著水量的增大,忽忽悠悠的漂了下來,堵塞了整個河道,霎時,二中附近的小橋被沖垮了,水漫過堤壩沖上岸來,向著兩邊的街道漫淹,縣里緊急動員各單位上堤搶險,人們冒雨手忙腳亂的趕裝沙袋子,堆砌在河堤兩岸,以防水情的擴大,下游的大橋危險了,從上邊被水沖下來木頭和柴草垃圾無法通過下面的橋洞,像墻一樣嚴嚴實實的堵在整個橋前面,大橋顫抖著發(fā)出嗚嗚的響聲,人們驚恐萬狀,情況萬分危急,關(guān)鍵時刻,當?shù)伛v軍趕到了,首長,縣領(lǐng)導(dǎo)共產(chǎn)黨員們率先沖了上去,指揮戰(zhàn)士、工人們,用鋼絲繩綁上大的木頭和柴草扎成捆用拖拉機拽,人拉肩扛,幾經(jīng)周折,險情終于排除了,洪水咆哮著向下游沖去。人們喘著粗氣,癱坐在泥水里……
通過此次事件,人們認識到“天作孽尚可容,人作孽不可活”?h政府也幾次召開會議,強調(diào)防洪救災(zāi)保護母親河重要性,同時對兩岸的居民堆放物,進了嚴格的管控……
洪災(zāi)過后,伴隨而來的是滿目瘡痍,丟棄在河道上的死狗、死貓、死豬、小鴨、小雞的尸體隨處可見,瞪著雙眼訴說著它們地不幸……野狗、烏鴉不時光顧這里,撕扯啃食著,腸肚暴露在外血肉模糊的尸體,臭氣熏天,骸骨遍地,慘不忍睹,造孽!善良的人們不忍心它們暴露荒野,將其逐一掩埋,祈盼它們早日超生。惡劣的環(huán)境,無情的蠶食著小河健康軀體,無奈的河水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一切,傷心的,嗚咽著奔向遠方……
由于整條河被嚴重污染,臭氣粉塵熏烤著人們。每當化肥廠氨氣泄露,辛辣刺鼻,嗆得人們喘不過氣來,傷害事故不斷發(fā)生,工廠也只是拿出幾個錢來賠償,周圍的人們不斷上訪告狀,皆因是縣里利稅大戶,由于資金緊張沒辦法,草草了事……
刺耳的引風(fēng)機聲依然晝夜不停轟鳴著,高大煙囪冒著滾滾黑煙,帶出沒有燒盡粉塵、煤灰隨風(fēng)四處飄蕩著,方圓幾里地居民飽受其害,屋頂田埂堤壩上落滿灰塵,人們根本不敢開窗,有不嚴實的地方就用報紙打上糨糊糊起來,出門穿著白襯衣上街,出汗一塌,脖子上就像帶了個黑項圈,下雨過后,污泥滿地,人們上街都得穿靴子,小心翼翼,走得急點下身褲腳全濕,黑乎乎一片,污水和著粉塵,成了真正的水泥路……
雖然如此,傍晚了我還是會去河邊走走,望著那瘦骨嶙峋河床,毫無生氣渾濁的河水,默默地發(fā)呆,滿目凄涼、滿心的惆悵,思潮迭起,我的小河哪去了?您又在哪里?一種無形的痛憋在心底,無法釋懷,遠處不時傳來一兩聲狗叫,伴著昏暗的燈光,我慢移腳步輕輕地,輕輕地行走在茫茫的夜色里……
時光荏苒,斗轉(zhuǎn)星移,隨著改革大潮不斷推進,剔除糟粕取其精華,體制改革勢在必行,二十一世紀初,造紙廠、化肥廠、亞麻廠等企業(yè)先后改制關(guān)停,害人的源頭被徹底斬斷,連根拔出,人們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個體戶、有限公司如雨后春筍般發(fā)展起來,多種體系與世并存,壓在人民頭上的霧霾逐漸被掃除,人們翹望已久的青天白日又回來了,鳥兒魚兒回來了,小河兩岸的花草樹木也回歸它們本來的面目,雖然不是那么透徹明亮,但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有了,希望還會遠嗎?
改革的大潮蕩滌著一切污泥濁水,國民經(jīng)濟穩(wěn)步發(fā)展,國力不斷增強,為了改善人民生活條件,2009年國家投入2.7個億在九龍溝修建了九龍水庫,年供水9.25立方米?h里也對碾子河段進行了綜合治理改造,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脫貧攻堅、城區(qū)改造等方面,更是舊貌換新顏,低矮破舊泥磚平房不見了,道路拓寬了,一排排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鱗次櫛比,兩岸飯店、商鋪、網(wǎng)吧一間挨著一間,初具規(guī)模。老百姓富了,兜里有錢了,吃飯的喝茶的唱歌的,天天爆滿,真是十里長堤十里歌……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修訂新的環(huán)境保護法,新的環(huán)境保護法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通過學(xué)習(xí),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進一步增強,“破壞環(huán)境可恥,保護環(huán)境光榮”。勃利人民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lǐng)導(dǎo)下,滿懷希望地投入到保護家園,提高環(huán)保意識的實際行動中來,建立了河長負責(zé)制,各項規(guī)章不斷完善,指標逐項落實到人頭上,“居安思危,警鐘長鳴”,“保護水源,愛我家園,從我做起”的理念已深深地植入每個人的心底。
2019年起,碾子河二期改造工程正式啟動,是省百大項目之一。國家共投資1.26億元,建設(shè)項目主要包括:恢復(fù)濕地,鳥類棲息地、生態(tài)林地草地、河道兩側(cè)護坡、防洪應(yīng)急瀝青道路、人行道防護欄桿、濕地攔壩、跌水壩等。促使生態(tài)平衡,加強地塊種植喬木、灌木、草坪等植物,形成多層次、立體化植物環(huán)境,形成小范圍的微生物圈、生態(tài)圈。
碾子河二期改造工程開始了,各種機械設(shè)備,專業(yè)隊伍進入現(xiàn)場,從北向南穩(wěn)步推進。多路人馬齊頭并進,F(xiàn)工程已近尾聲,預(yù)計年底完成。
與此同時,縣政府也加快了城區(qū)改造步代,舊貌換新顏,十里長堤修起了護坡,一座座便橋橫跨兩岸,方便人們出行游玩。白色的大理石欄桿下配備各式彩燈管,河心建有養(yǎng)心亭、每隔200多米即修筑一條堤壩,微波蕩漾的河面上,各種造型的小船劃來劃去,供人們游玩。釣魚的人們各自坐在兩岸護坡的臺階上,悠閑的甩著魚鉤,全神貫注悄悄地,耐心地等待魚兒上鉤。兩岸的花壇,栽種品種各異的花朵,散發(fā)出迷人的清香,松樹、喬木楊柳樹,搭配著修剪成低矮的整齊樹墻里,是姑娘小伙談情說愛的天堂。一首首悠揚的樂曲隨風(fēng)傳來,讓人心曠神怡。
緊挨著堤壩的新時代文化娛樂廣場,巨大的電視屏幕,隨時隨地播放著勃利新聞及企業(yè)信息,廣場上有電影院,體育器械健身區(qū),籃球區(qū),網(wǎng)球區(qū)、門球區(qū),每個區(qū)域都配有長椅子供人們休息,觀賞節(jié)目。
清晨,走步遛彎的,滑旱冰打太極拳的、做操的、舞劍耍刀的,鍛煉的人五花八門。上至八九十歲老翁,下至幾歲的幼童,窩在家里打麻將的少了,體育文化的豐富多彩,開闊了人們的視野,迅速提高了人們生活物資及質(zhì)量的需求。
迷人的夜晚、兩岸燈光金碧輝煌,倒映在水面上,別有一番情趣。唱歌的跳舞的,分散在兩側(cè)的公園里。廣場上,中老年人排成百多人大隊,每個隊都配有服裝,紅白青藍紫,煞是好看,隨著音樂響起,翩翩起舞,舞姿優(yōu)美歡快,舒展大方,不減當年,真是最美莫過夕陽紅!
山美水美人更美,一個日新月異,嶄新的勃利縣城正以完美的面貌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
夜深人靜,我佇立在勃利橋上,凝望著滿天的星斗,注視著十里長堤和兩旁高樓大廈閃爍著五光十色造型各異的燈光,看著橋下潺潺的流水輕輕地滑過每座橋墩,向著河兩岸的樹上、花叢中相嵌的光怪陸離的燈花招手致意,交相輝映更美了。像一個待嫁的新娘,柔情的、充滿著活力,載著生機唱著歡快的歌奔向遠方……舉目遠眺;文化廣場公園里及南一片商業(yè)區(qū)的酒店、歌舞廳里依然燈火輝煌,人影晃動、不時傳來汽車鳴笛聲……火樹銀花不夜天,充滿詩情畫意!此時此景,微風(fēng)拂面我的心醉了……
良思久久,感慨萬千。我是喝著碾子河水長大的,就向兒子喝著母親的乳汁一樣不能釋懷。我感恩于“母親河”,陪我走過了風(fēng)風(fēng)雨雨近七十年,回顧過往,歷歷在目,雖然傷痕累累,但有苦更有甜,“母親河的堅強;"做事永不言敗的精神,豁達寬容的性格感染著我,我愿在母親河的庇護下,一直快樂幸福地生活著……
我更幻想有一天能夠回歸大自然,將我的僅有一點剩余價值撒在靜靜的河水里,孕育成春泥,緊緊地偎依在母親河的懷抱里……天荒地老常相伴,一道看星星,看月亮,迎接每天早早升起的火紅的太陽,宇宙常在,天地共享……
后記
退休了,閑暇之余,我每天都去河堤邊,沿著林蔭路觀賞著美景,偶爾也去河心亭品品茶,下下棋,跟著發(fā)小去公園的小桌上,甩幾把撲克過過癮,遇見老熟人唱歌,興起了手舞足蹈,跟著喊兩嗓子,我的最愛是做操,“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幾乎風(fēng)雨無阻,每天流連忘返,樂此不疲。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生活,強健了我的身體,陶冶了我的情操。身體倍棒,吃嘛嘛香!但總感覺缺點什么,兒時的記憶,像電影一樣不斷展現(xiàn)在眼前,童年的快樂,青少年的狂熱,中年的成熟,老年的穩(wěn)重,我終于明白了,“記憶、快樂、狂熱、成熟、穩(wěn)重”一直陪伴我,不吐不快。
我沒有什么文化,小時淘氣又貪玩,拼音學(xué)得不好,大小寫分不清,老師一叫回答問題,支支吾吾,就是個蹩!又趕上“文化大革命”,上個中學(xué)也只有高舉語錄本在行,別的一概不會,但今天我斗膽拿起多年不用的拙筆,說說心里話,把母親河的變遷和我近70年的經(jīng)歷真實地呈獻給我的老師、朋友、同學(xué)及身邊的人們,供大家把玩賞析,以饗讀者,請指正。
作者:大學(xué)生網(wǎng)報 來源:大學(xué)生網(wǎng)報
校園文學(xué)推薦
- 那年種棉花
- 在我記憶的沙灘上,許多瑣事就像一行行深淺不同的腳印,被歲月的潮水漫過,就變得模糊不清,唯有那幾年種棉花的日子,猶如河沙灘岸邊的
- 09-29
- 碾子河畔
- 我的家鄉(xiāng)有條小河叫碾子河,河水清澈見底,常年流水不斷,穿行在白山黑水之間。
- 09-29
- 瑛
- 大學(xué)畢業(yè)分配到嘉定工作的第二年,八五年的上半年,實驗室來了一個華東紡織學(xué)院(現(xiàn)在中國紡織大學(xué))做研究生論文的女碩士瑛。
- 09-29
- 百泉湖游記
- 百泉湖,是一個集山水美景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旅游勝地。置身其中使人興奮不已,流連忘返。
- 09-29
- 樂做文化傳播者
- 文學(xué)是生活的反映,是時代的號角,是人民的心聲。我們處于一個偉大的時代,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崇高的精神來支撐和推動,崇高的精神需要杰出
- 09-29
- 掌聲
- 同學(xué)會就要開始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半老頭半老婆們還在三三倆倆的喋喋不休,好像一下子回到45年前的學(xué)生時代,要將幾十年來的如歌歲月一
- 09-29
- 賞稻去
- 湖南省農(nóng)科院老科協(xié)全體會員在會長周坤爐、副會長余崇祥、趙政文等領(lǐng)導(dǎo)的帶領(lǐng)下,參觀了寧鄉(xiāng)縣雙鳧鋪鎮(zhèn)萬畝超級雜交稻豐產(chǎn)工程示范基地
- 09-29
- 鳴沙山上的神奇世界
- 在新疆奇臺縣城東北約180公里的地方,有幾座神奇的沙山,山體全都由土黃色的沙粒組成,沙粒只有小米那樣大,都非常干凈,幾乎沒有塵土
-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