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及貫徹落實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倡議,河南工業(yè)大學經(jīng)濟貿(mào)易學院暑期三下鄉(xiāng)“薪火紅研”小隊于7月9日前往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進行課外實踐活動,學習和感悟焦裕祿精神。

小隊一行人一同走進焦裕祿紀念館。在展館展示的影像和雕塑前,實踐團看見當時的蘭考飽受風沙、鹽堿和內(nèi)澇自然災害之苦,人民群眾生活極端困難,很多人扶老攜幼出外逃荒要飯,而焦裕祿沒有退卻,他秉持凡事探求就里、“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根據(jù)蘭考縣的實際情況,把調(diào)研當作解決問題的鑰匙,查風口、探流沙、找水道、治鹽堿。實踐團看見焦裕祿同志硬是靠著一輛自行車、兩個鐵腳板走遍了全縣120多個生產(chǎn)大隊,行程5000余里,掌握了“三害”的第一手資料,闖出了破解“三害”的新天地!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焦裕祿精神蘊含著的求實、務實的行為價值準則是我們永恒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