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9日,南京審計大學潤園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前往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qū)的湖南雷鋒紀念館,開展“紅色記憶·文創(chuàng)新生”社會實踐活動,同時與湖南雷鋒紀念館雷鋒文創(chuàng)中心開展座談會,洽談共建合作,并進行“社會實踐基地”掛牌儀式,于本次社會實踐基礎上共議后續(xù)長期的指導合作。本次社會實踐致力于將紅色教育與特色文創(chuàng)相結合,傳承雷鋒精神,以激發(fā)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和創(chuàng)新意識。
此次座談會的參會人員有湖南雷鋒紀念館團總支副書記、宣講員張歡,湖南雷鋒紀念館雷鋒文創(chuàng)中心負責人吳琪,潤園書院團委副書記王鈺攜“文創(chuàng)新生-奕起雷鋒精神”社會實踐團隊成員參會。
會上,張歡對南京審計大學潤園書院師生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并期望通過本次湖南雷鋒紀念館的調研學習,積極追根溯源雷鋒精神及雷鋒文化。王鈺就南京審計大學及潤園書院的基本情況進行了簡要介紹,沈奕涵圍繞本次社會實踐團隊項目情況進行介紹,吳琪圍繞雷鋒文創(chuàng)與大家進行深入交流。
吳琪對雷鋒形象做了深刻解讀,他指出傳統(tǒng)宣傳側重雷鋒的奉獻精神,而新時代的雷鋒應是一個更加立體的形象,是熱情、質樸、上進等多維品質的體現(xiàn)。接著,他圍繞雷小鋒文創(chuàng)這個IP的背景、理念、內容與成效做了具體介紹,并以雷鋒文創(chuàng)品牌手冊為例,立足青年人的視角提出創(chuàng)意策劃、文案解讀、插畫元素、平面設計、媒體傳播五條設計思路。吳琪指出希望新時代學雷鋒成為一種常態(tài),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為社會進步的新路口。
最后,王鈺代表南京審計大學潤園書院與湖南雷鋒紀念館雷鋒文創(chuàng)中心進行“社會實踐基地”授牌,她希望雙方以此次共建社會實踐基地為契機,進一步探索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的結合,深入挖掘育人載體,積極創(chuàng)新育人形式,以潤物細無聲的表達方式增強雷鋒精神的傳播力,創(chuàng)造“紅色教育就在身邊”的大學良好周邊生態(tài)。
“ 通過這次實踐,我更加堅定了要將雷鋒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決心。同時,也對文創(chuàng)設計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思考。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設計,用愛去傳遞,雷鋒精神一定能夠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宋苡玥同學在會后說道。
此外,社會實踐團隊成員還在張歡的帶領下參觀湖南雷鋒紀念館,大家真切地感受到雷鋒崇高的革命理想、偉大的奉獻精神和雷鋒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螺絲釘精神”,從中汲取奮進的力量。實踐團隊成員楊樂琦感嘆道:“參觀過程中,我特別被雷鋒的日記所吸引。他的日記真實記錄了他的思想和行動,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和對黨的忠誠。雷鋒的日記不僅是他個人精神世界的反映,也是那個時代青年的精神風貌的縮影”。
“文創(chuàng)新生-奕起雷鋒精神”實踐團隊成員主要由來自南京審計大學潤園書院分團委新聞傳播部的優(yōu)秀學生干部組成,團隊成員有著豐富的文創(chuàng)設計經歷與基礎。接下來,實踐團隊將基于本次調研內容,深入完善實踐計劃,圍繞人物訪談、實地調研等形式,拓展雷鋒IP文創(chuàng)思路,探索雷鋒精神與現(xiàn)代文創(chuàng)結合的新路徑,講好新時代雷鋒故事,讓紅色文化在新時代背景下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使其成為激勵青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