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春記
發(fā)布時間:2024-10-15 閱讀:
在我眼里,季節(jié)似乎向來是以某種具象的事物呈現(xiàn)的。比如看到菊花開了,我的秋天便開始了。天空飄起雪花,冬天就降臨了。
于春天,細細想來卻不是單一的某事某物,好像罩著一場宏大的盛宴,讓你理不清道不明是哪道菜迷了眼眸哪杯酒醉了心扉。
前幾天時訊主編約我寫寫春天的感受,自知黔驢技窮,卻又不甘心沉淪在漫長的冬季,雖然節(jié)氣上已經(jīng)雨水了。
其實我家不缺春天,二十度左右的室溫下開著兩盆嬌美俊俏若假花樣的杜鵑,一紅一粉,煞是喜人;暖棚里的白梅爆滿了枝頭,香得人久久不愿離開;樓臺頂十幾棵造型各異的迎春花也綴滿了花苞。許是正如汪國真所說“熟悉的地方?jīng)]有風(fēng)景”,生活在春天里的人常常忘記了春天的樣子。
情人節(jié)那天,好久未見的老友美女姜約酒,還特意給每個人買了一束花,紅玫瑰白玫瑰,很熱烈地相映著。心潮一動,自己買花自己戴的女人絕對大姐大,什么蚊子血明月光飯粘子朱砂痣的,統(tǒng)統(tǒng)一人搞定好了。
酒罷歸來,取一只粗陶大花瓶裝滿水,把花簡單梳理了一番插上,春天的張揚一下子彌漫了整個屋子,所有遲遲不肯褪去的冬日暗瘡陡然消逝了。
有友若春。即使久不相見,心底有一席之地便好。
季節(jié)性犯病好幾年,總是喜歡在正月里去小鎮(zhèn)北山拜訪一位養(yǎng)花人,實則是眼饞他成林的蠟梅,還有他嫁接的各色梅花。
象征性選了一盆梅花帶回來,大概是骨里紅,花苞很小,花期可待,我的心思不完全在其上。鉆進蠟梅園采一大捧蠟梅花,央他又給我剪了數(shù)枝頂著花苞的枝條,他的春天太豐滿了,我要分享一些回來。
蠟梅的香悠遠粘膩纏人,幾個同道的姐妹來茶室小坐皆被驚艷,回家后紛紛各種方法搞到案頭,真沒想到春天原來還可以以這樣的方式抵達心田。
較真的人說了,蠟梅是冬天的花呀。不跟他計較,蠟梅的花期因各地氣溫差異而不同,花期多半在十一月到來年三月間。春天也是不盡相同的呀,關(guān)鍵看你在什么時刻打開它。
中華散文網(wǎng)公眾號作家三人行今天推出了我的拙作《尚留閑心看梅花》,被冠以作家之名有點慚愧,但它也如春天的星星之火點燃了我懈怠已久的神經(jīng)。這是去年乳山原作協(xié)主席張敬滋先生約寫的一篇文字,已被收入他主編的《眼亮花》一書。眼亮花是什么花,我著實淺薄,百度了一番,又讀罷蘭鵬燕先生的序言,才知道它不僅僅是開在早春的薺菜花,是生命力頑強乃至惠人健康的野菜花。對于這本收錄了三十九名作家關(guān)于讀書的文字集引申開來,更是讓人眼前一亮的花。好的文字理應(yīng)如花,如春天,給人遐思引人向上。且不評判這本書到底如何如何,自己的文字到底如何如何,秉承一個向善的目標去寫作,把充滿生命力的文字播撒,這何嘗不是春天里該做的事呢?!
春天來了,新的征途開始了。找一本喜歡的書讀一讀吧,字里行間讓你怦然心動的,必定都是春天的火苗、愛的火炬,生生不息,春風(fēng)吹又生!
作者:大學(xué)生網(wǎng)報 來源:大學(xué)生網(wǎng)報
校園文學(xué)推薦
- 從藥碾感悟先輩的精神
- 我家里有一只藥碾 ,那是我的祖先留下來的,它的樣子像一只小船,身長77厘米,碾槽寬18厘米,碾盤直徑28厘米,用鋼鐵鑄成。
- 10-15
- 遇春記
- 在我眼里,季節(jié)似乎向來是以某種具象的事物呈現(xiàn)的。比如看到菊花開了,我的秋天便開始了。天空飄起雪花,冬天就降臨了。
- 10-15
- 紅日頌歌
- 青山飄起金色的彩帶,綠水閃著瑰麗的霞光。浩瀚廣闊的地平線喲,噴薄而出升起一輪火紅的太陽。
- 10-15
- 遇見更好的自己
- 出生在70年代末的我,是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fēng)成長起來的。1999年,高考擴招的第一個年頭,我步入大學(xué)殿堂。
- 10-15
- 夏天的偏東雨
- 接近傍晚的時候,天依然湛藍,云依然雪白,光亮還是耀眼,撐著粉色的太陽傘,去赴老中醫(yī)的約見。
- 10-15
- 我愛桃花源
- 中學(xué)時代,青春華年,陶淵明的一篇妙文《桃花源記》,就像一樹桃花、一束光亮,一直縈系在我的心間。從那時起,我就愛上了這個美景偶像
- 10-15
- 聽,書!
- 這個時代的汗水好像怎樣都不會擦凈,也正是因為有汗水的揮灑,讓我能夠時刻提醒自己還在前進!
-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