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墳的記憶
發(fā)布時間:2024-10-01 閱讀:
這是早年發(fā)生在高原“天路”的故事。我的兩眼噙著熱淚聽完了故事主角黑子的敘述,并將其記錄下來,希望此篇拙文能尋回一片被歷史遺忘的天空——
今夜,有流星雨暴。
土窯洞的天窗是密封的,黑子躺在床上,透過天窗的玻璃可以看到朗朗星空。
新婚的妻子有些倦意說:“睡吧。”
黑子說:“千年等一回,看彗星毀滅時的輝煌。”
妻,興趣盎然,枕著黑子的肩膀,拿發(fā)辮的辮梢輕輕掃弄著黑子的胸脯,靜靜守候著難得一見的宇宙奇觀。
其實,黑子并無睡意,是因為聽到妻子的哥哥慘死的噩耗。有人捎話:移民點水渠修好了,昆侖山消融的雪水溢滿渠道,人們的歡呼聲,“嘩啦啦”的流水聲喚醒了柴達(dá)木盆地沉睡的戈壁灘。墾荒播種有了山水澆灌,就會滋潤出一片麥浪滾滾的綠洲。妻子的哥哥奮不顧身挖開攔水壩放水的瞬間,被洶涌的山水卷進(jìn)了透骨寒涼的激流。他凍僵的身體在落差幾百米卵石砌成的渠道里碰撞著飛瀉而下,人們找到他時,撈出的是一副人的骨架……
噩耗來得太突然,太慘烈,黑子忍悲吞淚,不敢把消息告訴妻子。
蜜月里的女人,把世界看成糖包的杏仁一樣誘人和甜蜜。
妻子擁著黑子,迷戀地問:“聽人說,每個人都有一顆星,你看那顆星兒屬于我?”
黑子說:“咱們的星兒太小,太不顯眼……看不見。”
妻撒嬌:“聽人說,天上落一顆星,地上死一個人……死也是生,落的星兒是來投胎的。”
黑子心不在焉敷衍:“可能是吧。”
妻的身子如水柔潤淹沒了黑子,“咯咯”笑著說:“今夜,落的星兒多,咱要個孩子……”
黑子無動于衷。
夜空里云卷云舒,天窗上幻化出光怪陸離影像……恍然間,黑子眼前浮現(xiàn)出和妻子邂逅時尷尬的一幕——
一個落雪的黃昏,黑子投宿在“黑馬河”只有幾間簡陋泥屋的汽車驛站。在青海湖邊泥濘的翻漿路上顛簸了一天的黑子停下車來跑到車尾,暢快淋漓地撒出一泡憋了很久的尿,尿沒撒完,猛抬頭,看見車廂的篷布里露出一個人的腦袋。
黑子嚇了一跳,尿又憋回了肚里。那人瞅著黑子,黑子呆站著忘記提起褲子,將男人那坨子?xùn)|西敞敞亮亮的暴露在那人面前,場面令人十分尷尬。
‘白毛風(fēng)’吹得黑子睜不開眼,他抹了一把蒙在臉上的雪粒,看清楚是個沒經(jīng)他同意的搭車人。那人身著襤褸的棉裝,頭戴一頂棉帽幾乎遮住眉眼,可憐兮兮在寒風(fēng)中凍得瑟瑟發(fā)抖。
黑子動了惻隱之心,什么也沒問,跑到廚房買了一鍋燉“湟魚”。
那個年代,糧食定量,吃飯要糧票,可以入口飽腹的東西彌足珍貴。饑餓教會人知道感恩,誰送你一個蒸饃,都會沉淀在記憶里,一輩子忘不掉。黑子夜宿青海湖邊的黑馬河驛站,雖然人跡罕至一片荒蕪,但青海湖里的“湟魚”卻是多得伸手就能抓到。
黑子和搭車人狼吞虎咽吃的盤光缽凈,一同回到驛站泥巴屋里。店主人用干牛糞把土炕燒得熱烘烘的,黑子拖著疲憊的身子迫不及待爬上熱炕蒙頭就睡。第二天早晨醒來,黑子看見炕上睡的是個長辮子姑娘,臉上的污垢遮不住她俊俏模樣。黑子驚得半天合不攏嘴巴,像是半夜看見個太陽。
女子也醒了,驚恐地坐起,慌忙盤起發(fā)辮拿帽子扣在頭上,動作似逃避餓狼追捕的小鹿一樣敏捷。
黑子不知所措,結(jié)結(jié)巴巴安慰女子說:“姑娘,你甭害怕,俺不會傷害你,俺不是壞,壞人……”
姑娘羞答答翻了黑子一眼:“大哥,俺沒說你是壞人。”
接下來,她講述了路途經(jīng)歷的坎坷——
原來,姑娘是河南豫西人,和黑子是同鄉(xiāng)。三年自然災(zāi)害鬧饑荒,父母相繼去世了。家鄉(xiāng)修水庫,祖居的那方熱土變成了一片澤國。鄉(xiāng)民們遷移柴達(dá)木盆地戍邊墾荒,她和相依為命的哥哥途中走散了。舉目無親的她,在西寧街頭流浪數(shù)日也沒搭上去柴達(dá)木盆地的車。邊山如障,荒漠無涯,遙遙苦旅沒有那個司機(jī)會讓一個陌生人搭車。她無奈,偷偷爬進(jìn)了黑子標(biāo)有“柴達(dá)木冷湖油田”字樣的卡車貨箱。
黑子聽了姑娘朗朗入耳的家鄉(xiāng)話,如同天涯遇故知,喜逢親人一般激動得眼淚汪汪。他慷慨許諾:“咱倆是老鄉(xiāng)——你放心,幫人幫到底,送佛上西天。我的車,路過河南移民落腳的地方,保你見到哥哥。”
姑娘臉上展現(xiàn)出笑顏,兩個酒窩甜甜的,像是盈滿了醇醪。
一路上,長鼻子解放卡車發(fā)出支離破碎般痛苦的呻吟,在坑坑洼洼的沙土路上彈跳搖晃,如此顛簸像嬰兒的搖籃一會兒就讓姑娘沉入了夢鄉(xiāng)……黃昏時,姑娘見到了哥哥。她的哥哥把黑子領(lǐng)進(jìn)臨時搭建的小泥屋,拿出家鄉(xiāng)帶來的口糧,煮了一鍋黃燦燦的地瓜干玉米粥。
那頓飯,簡直是黑子今生難忘的一次幸福體驗……從此,姑娘的家,就是他戈壁苦旅中一處真正的“驛站”。
一次,姑娘滿臉緋紅悄聲告訴黑子:“人們都知道,俺和你在一個炕上睡過。千年修來共枕眠……我想,嫁給你。”
后來,他們就結(jié)婚了。
舉行婚禮那天,姑娘去銀行取出黑子存折上僅有的五元錢,買來一包茶葉,一包水果糖,在大伙幫黑子挖的土窯洞里快快活活歡鬧了一場。
黑子對大伙表示歉意說:“俺現(xiàn)在不該結(jié)婚——自己都養(yǎng)活不了,還找了個陪俺挨餓的人……”
大伙合起聲叫:“你路上拾來個老婆——撿了便宜還賣乖!日后,好好待她,過日子缺啥,大家一起想辦法……”
夜深了,白晝烈日蒸烤的戈壁灘在“晚穿皮襖午穿紗”寒熱轉(zhuǎn)換中,大風(fēng)凝聚起巨大的能量,翻江倒海地呼嘯著掀起滔天沙塵將迷人的月夜變得猙獰可怖。飛沙走石從土窯洞頂蓋上掠過,發(fā)出瘆人的呼號,充斥著比任何一種死亡都更加可怖的戈壁黑夜,嚇得人無法入睡。
黑子和妻子等候的宇宙奇觀被淹沒在風(fēng)沙彌漫的黑夜里。“天窗”上面有飛沙走石滾過“噼啪”作響,妻子的脊背貼著黑子,身子在微微發(fā)抖。黑子感悟到,妻子的頭沒有扎進(jìn)他的懷里,是因為她要面對黑夜,給丈夫增添一份膽氣。黑子從后面一把將她緊緊摟抱,眼角淌出一股幸福的熱淚……
日子又過了許久,高原遲來的夏天將被匆匆早到的秋涼更替。妻子懇求黑子:想去看望哥哥。
黑子想:妻子不僅是思念親人,她還想看看那片荒灘如何在移民們的手里變成綠洲?纯锤咴男←湥唇(jīng)漫漫長冬的孕育,在僅有兩個月無霜期里如何抓住生命的契機(jī)綻放綠葉,抽穗灌漿,長成粒粒飽滿金黃的麥穗……
黑子沒有理由拒絕妻子的懇求,狠下心來,告訴她哥哥遇難的消息。妻愕然,陷入錐心的痛苦。黑子勸她:你痛痛快快哭一場,釋放出心里悲傷。
小小的土窯洞盛不下妻的哭聲,引來了油礦黑子的那些伙伴。他們湊了幾瓶白酒和幾個荒原里難得一見的蘋果,又安排黑子路過河南移民居住的那個地方的長途任務(wù)。叫黑子駕車帶上妻子,順便去祭奠她亡去的哥哥。
往日荒灘已是楊柳成行,麥浪滾滾的綠洲。黑子向人打聽,掩埋妻子哥哥尸骨的墳冢。有人指著一片荒丘對黑子說:“——那兒,當(dāng)時沒有立下墓碑,因為移民新來乍到缺醫(yī)少藥,病,餓,工傷死的人多,分不清楚哪個埋在哪兒了。”
黑子和妻子把帶來的祭品擺放在那片荒丘里,一同哭著喊:“哥!我們看你來了。”然后,把酒也撒在那片荒丘的沙地上……后來,黑子才聽人說,遷來的移民都是棒勞力,死的都是青年。那片綠洲已經(jīng)有了名字,叫“青年墳”。
再后來,“青年墳”被歷史的記憶淡忘。沒人知道,那片有綠色生命勃發(fā)出盎然生機(jī)的地方為啥以“墳”命名,也沒人知道為什么以有悖于死亡規(guī)律的“青年”二字給“墳”命名,許多年來沒人問津,但黑子知道,這是活著的人們給平凡死去的平凡的人們立下的一座“口碑”……
附,靜夜思
寫完此文夜已深,我停筆靜思。淅淅瀝瀝的秋雨落在窗外梧桐樹闊大的葉子上,“噼噼啪啪”雨打樹葉的聲音帶著一種沉重的警示和震撼撞擊我耳膜。
我無睡意。浸泡在煙雨之中的黑夜一片混沌。唯一和我做伴的是窗外那棵年頭很久的梧桐樹。炎熱的夏季,它為我撐起一片濃蔭,待到天涼秋風(fēng)起,我望著它飄落的黃葉有些不舍,心里便會生出一種莫名的感傷和惆悵。
窗外,風(fēng)中搖曳的樹葉將它上面匯聚的雨水潑向窗子,書房的燈光映得窗玻璃一片灰白,我望著上面往下流淌的雨水好似一張悲痛欲絕的人臉,淚流如注。雨水浸潤的秋葉,仍然沒有春天的綠葉鮮活,它經(jīng)歷了季節(jié)交替風(fēng)雨磨礪留給人一種滄桑凝重的美感……雨夜靜思,又把我引回尚未定稿的拙文里。
我皺眉沉思,想從往昔歲月親歷的事件中挖掘出一些有用的東西充實潤色一下我剛才寫完的故事。不經(jīng)意間,翻開我的一位離休的老領(lǐng)導(dǎo)寄來的刊物,一篇《柴達(dá)木盆地游記》長篇連載的紀(jì)實文章躍然紙上。游記是一位老作家寫的。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帶著氧氣瓶乘坐空調(diào)車,當(dāng)?shù)毓賳T作陪在柴達(dá)木盆地星羅棋布的礦山,農(nóng)場巡游,所到之處多則半日,少則吸支煙功夫,走馬觀花寫出了這篇游記。用他的筆,為開發(fā)中的柴達(dá)木盆地錦上添花,發(fā)聲喝彩。
游記里寫到“青年墳”——
時值深秋,那位作家沒有看到“青年墳”農(nóng)場渠溝里嘩啦啦流淌的山水,也沒有看到鉆天楊鋪就的林蔭路,更沒見到成熟的麥穗鋪就的金黃色的麥浪,就連耐寒,耐旱的駱駝刺也枯黃了,紅柳的葉子也凋落了,入眼的荒原變得空曠而蒼涼。
作家沒有下車,只是聽了隨行的人講了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的故事,知道了那一片荒蕪沙灘里一個個墳堆下埋葬的都是青壯年好勞力。他黯然神傷,好一陣感慨過后在游記里撰文寫道,從河南來的一批移民,拔掉了這里野葦,紅柳墾荒播種破壞了自然生態(tài),最后都慘死在肆虐的風(fēng)沙里……嗚呼哀哉!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fù)……
我心里涌出一股莫名的憤懣。
“丹江水庫”的移民們?yōu)閲疑嵝〖仪Ю锾鎏鰤ɑ氖,風(fēng)餐露宿,在風(fēng)沙干渴和饑餓病痛中經(jīng)受生存極限的考驗,拿性命換來一片綠洲,如此壯舉卻在寫游記人的筆下落得一個破壞自然生態(tài),遭受惡報,反而成了自作孽不可活,丟了卿卿性命的罪惡淵藪。
我不知道什么時候兩眼盈滿了淚水。
淚是心泉的水,它應(yīng)該是在我陷入深思的時候悄悄地從我心底里流出。我一拳砸在書桌上,“嘭”的一聲響,驚醒了我自己。我抹去眼淚,想起一位哲人說的話,“今天,我們還有夢魘般的丑劇,悲劇的紛擾,就是我們還沒有走到那最后的喜劇階段,因此,沒有思考和悲哀就是麻木不仁,不僅沒有文學(xué),也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人生。”
我擱下筆望著窗外,夜雨朦朧什么也看不見。
往事如煙,歷史天空遺忘了多少感人的故事。——啊!我親歷的“青年墳”,是青春生命和血肉浸潤的一方熱土。
“青年墳”名無出處,該是死者從地下發(fā)出的聲音,是希望活著的人們不要把他們遺忘。
作者:大學(xué)生網(wǎng)報 來源:大學(xué)生網(wǎng)報
校園文學(xué)推薦
- 小孩記憶里的節(jié)日
- 節(jié)日是什么呢,小孩的記憶中應(yīng)該只有玩、新衣服、爆竹、壓歲錢、好吃的、新奇的形式,節(jié)日的意義是完全不會理睬的,那些與他關(guān)系不大,
- 10-01
- 青年墳的記憶
- 這是早年發(fā)生在高原“天路”的故事。我的兩眼噙著熱淚聽完了故事主角黑子的敘述,并將其記錄下來,希望此篇拙文能尋回一片被歷史遺忘的
- 10-01
- 往事
- “三年困難時期”,那時候我還小,只知道我們家是小鎮(zhèn)上的菜農(nóng),原本就沒有種糧食的農(nóng)田,只有就近的少量菜園子地,種點蔬菜瓜果之類,
- 10-01
- 最美味的魚
- 現(xiàn)在我的兒子已經(jīng)十八個月了,他那活潑聰慧的樣子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也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彩了,但好玩喜動的天性讓我的妻子在看
- 09-30
- 東大街上的口福
- “世界美食之都”的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qū)有一條600年歷史的東大街,20世紀(jì)80年代前,東大街曾是清江浦城內(nèi)飲食業(yè)最集中的地方,給食客
- 09-30
- 那時雪
- 時常徜徉在郁郁蔥蔥的山林之中,也會醉心于萬紫千紅的花海之間,當(dāng)熱烈的光芒在大地上跳躍,風(fēng)也漸漸活潑起來,跑啊鬧呀,鉆進(jìn)冬天的懷
-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