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雀兒
發(fā)布時間:2024-09-28 閱讀:
飄飄灑灑的雪花兒,一場接著一場的下,“瑞雪兆豐年”,滿眼是豐收景象,村里的老年人常常會挺起腰來這么說。這是個十里八鄉(xiāng)公認的好村子,依山傍水,風景如畫,民風淳樸。盡管門前的山不算高,水也是一股從東到西名不見經傳,成天只知道嘀嘀咕咕、嘁嘁喳喳的溪流?梢惨老】杀妫@里曾經有過的輝煌。
在山頂頂的腦包疙瘩兒上,遠瞭四周風光已悄悄地爬到了你的眼皮兒底下。不遠處,用七長八短檁子般粗的木頭,搭成一個直抵云霄的三架架,那是引航標識。有時能聽到飛機的嗡嗡聲,屁股后面總會丟下一道道霧氣騰騰的白煙。這兩個地方,小時候經常會結伴來耍。
時間追溯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盼著下雪的是那些三五成群、一幫又一幫的愣頭半大小子,F在才知道,套雀兒的道道居然有那么多,想要精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制作索板兒可是個精細活兒,“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挑木板、揪馬尾、搓索和錐索,數來數去沒有一件是好做的營生。
挑木板要軟硬適中、薄厚均勻。木板如同蓋房子扎的根腳兒,根腳兒扎不好就會影響套雀兒的效果。往往最讓人尷尬的是,挑來選去也沒一塊像樣的木板。最后也只能去撿村西頭掛著刻有七、八家老祖宗姓名的鑄鐵廟鐘的老榆樹上掉下來的木頭不浪,左劈右砍,筷子里拔旗桿來充數。
揪馬尾是一件讓半大小子最亢奮的事,既能拔到一根根精神抖擻、出類拔萃的馬尾,又不讓馬踢傷掛彩,猶如語文、數學考了雙百一樣,激動的心情無法按捺,久久不能平靜。飼養(yǎng)院里有一大溜棚圈,里面的馬,匹匹膘肥體壯,拉車、碾場這些力氣活兒全等著它們,待遇也理所當然的好。棚圈里只顧低頭在槽子里吃草料的馬,時不時還把露在棚圈外的大尾巴甩上一甩,感覺是在炫耀。這可樂壞了那幾個蓄謀已久的半大小子,憑借屢次得手的經驗,輕輕松松就能搞到一大綹馬尾。
抽出一根馬尾來,為牢固結實,中間打個結。在打結處對折成兩根并預留個小眼,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摁住分開的兩根,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左搓右捻,就這樣,一根根索夢幻般地冒了出來,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擔心索散股,末端再綰個小圪垯,從預留的小眼中纴過去,索就做成了。
在木板上每隔半拃用錐子錐上一個個小窟窿,伸縮索圈調節(jié)大小,把調節(jié)好的索根部放到預留小眼上。從舊棉襖、棉褲上揪些棉花,揉成小圪蛋蛋,含在嘴里泯濕。用錐子將濕棉花與索一起錐進去并填實,拿到外面凍上一下,索就被濕棉花堵得嚴嚴實實,雀兒就是使出渾身力氣也休想逃脫。怕混索,剪掉帶有小圪垯多余的尾巴。木板上錐滿了索,齊刷刷的,索板兒就做成了。沙雞勁大,用一根索根本不頂用,套沙雞得用四根馬尾搓成的索。有把索拴在繩子上的,一端拴一塊長條大石頭或一塊帶窟窿的犁鏵,也有把索放到麥秸和泥團成拳頭大小的一堆泥圪蛋蛋里,挑著籮蔸出去,那得大人們肯幫忙才行。
老家的雀兒種類很多,有能歌善舞的百靈,百看不厭的畫眉,也有愛踢場子的麻雀,更多的是一些串了種的土百靈、蒿得溜子和假畫眉以及一大堆不知道該叫啥名字好的雀兒。
半大小子套雀兒,純粹為了耍一耍,老年人也常用“一個鴿鴿四兩肉,祖祖輩輩還不夠”嚇唬不聽話的娃娃們。村子里的鴿鴿、麻雀膽子大得要命,經常和家養(yǎng)的雞、鴨搶吃的,房檐下、墻縫等犄角旮旯里是他們的天堂福地,筑窩孵卵,整天忙里忙外不亦樂乎。
套雀兒的地點,常常選在打場圐圙南墻前面的一個圪塄坡坡上,有三、五十步遠的樣子。半大小子圪蹴在墻下,既披風又不誤眊瞭索板上的動靜。
端著索板兒來到圪塄坡坡上,踢開上面的浮雪,開出一片雀兒能落腳刨食的地來。先按索板兒模樣摳出一個槽槽來,再把索板兒合榫合卯地放進去,撒上浮土。把擰勁的索圈用小石子壓住,不能由著它的性子亂竄。支好索板兒,從兜兜里掏出從打場圐圙里碌碡圪蛋底下扒拉出來的二料扁皮麥子、莜麥或蕎麥,在索的前前后后輕輕地點綴幾下。
布下天羅地網,衣襟開了,羊皮帽子兜不兜風也都顧不上了。噴嚏打的齜牙咧嘴,鼻涕橫一道豎一道地糊在臉上。小伙伴們悄悄地圪蹴在打場圐圙南墻根下,這里是抵御西北風最佳的屏障,多少年都沒有挪過地兒。盤旋在天空中的雀群,如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離支索的地兒,越來越近,小伙伴們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對于饑腸轆轆的雀兒,要緊的是趕快填飽嗉囊。
“都聽我的,我說上去才能上去。”大個子半大小子揮著手用不容置辯的語氣說。他套雀兒確實有兩把刷子,幾乎所有種類的雀兒都套住過。他的話,如同下了一道圣旨,有不聽話的,將會受到嚴厲制裁,重的可能被踢出群。套雀兒要是單打獨斗就少了許許多多的樂趣,不是為了紅火,大雪天也不會來這么多人。偶爾有不服氣的,也不愿和他計較,大不了小聲地嘟囔幾句。大伙異口同聲地說“行”,聽你的還不行嗎。
為覓食充饑的雀兒結群遷徙,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飛來飛去。說到底,誰也不想在這暗藏殺機的圪塄坡坡上落單,重復往年“兔死狐悲”的故事。大個子不動聲色地說“別著急,別著急”,可能是雀兒戲索呢?矗鬃×,這么快,大個子用村西頭掛著刻有七、八家老祖宗姓名的鑄鐵廟鐘的老榆樹上掉下來的木頭不浪,左劈右砍,錐了屈指可數幾根索的索板兒居然搶先套住了。“這家伙兒”,真應了那句“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小伙伴們把大個子佩服得五體投地。被套住腿的雀兒,翕動雙翅拼命掙扎,硬生生地把索板兒拽的東一下西一下,一個跟頭一個趔趄地跑來跑去。雪被踩的嘎吱、嘎吱地響,“逮住了,逮住了”果真是一個百靈兒。
套住的百靈兒,被放到一個雀兒籠子里。吃飽喝足后,用它那細小而呈圓錐狀的嘴梳理著凌亂的羽毛,一旦和你混熟了,也會展示模仿許多鳥類和小動物聲音的本領。先表演雞飛狗跳,后又耍貓抓老鼠的游戲。把個院子攪成一鍋粥,狗跟著“汪汪”,貓也在那“喵嗚”,原來全是籠子里的“灰猴”一直在那搗亂。
要是雀兒也能無拘無束自由快樂地漫步在城市街頭、鄉(xiāng)村河畔,那該是件多么美好的事。
又過了些時日,大雪漸漸融化,大個子決定要放飛百靈兒。紅著眼圈圈的小伙伴們舉行了一個簡短儀式,發(fā)誓以后“再也不套雀兒了”。一個個排著隊走過去摩挲著百靈雀兒油光發(fā)亮的后背,戀戀不舍地看著它飛向藍天,嘹亮悅耳的鳥鳴聲在天空回蕩,模糊了視線……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品讀范公泉
- 一泓清泉能給人帶來什么呢?自然奧秘、生命價值、歷史哲學、人生追求,抑或是思公之德、百姓之福?
- 09-28
- 套雀兒
- 飄飄灑灑的雪花兒,一場接著一場的下,“瑞雪兆豐年”,滿眼是豐收景象,村里的老年人常常會挺起腰來這么說。
- 09-28
- 父親與糧倉
- 父親與糧倉,是我打小時候起記憶尤為深刻的一件事。
- 09-28
- 聆聽螻蟻的歌
- 有一次去外鄉(xiāng)幫人修墳,到了午餐時間,我們干活的從山地往下走,沒到山腳就聽到秋收后的稻田傳來一聲聲低微的蛙叫。這種叫異于五月天的
- 09-28
- 感受故宮
-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
- 09-26
- 沽河春早
- 春節(jié)剛過,沽河的春意就來了。沽河岸畔的花草樹木早就耐不住了寂寞,睜開了惺忪的睡眼,伸腰蹬腿,向著美好的春天生發(fā)。
- 09-26
- 從女兒到媽媽
- 從女兒到媽媽,對于許多男人來說,只是一次簡單的歷程,一種自然而然的自然繁衍,沒有什么特別;而對于一個女人來說則不然,此種變化是
- 09-26
- 東川戀歌
- 有學者認為,你的名字與“川”字的含義有關,由來應與河流有緣。完整含義應為金沙江東面的高山深川。為你起名為東川。
-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