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繡,又稱十字花繡、十字挑花,是用專用的繡線和十字格布,利用經緯交織的搭十字的方法,對照專用的坐標圖案進行刺繡,任何人都可以繡出同樣效果的一種刺繡方法。屬挑花的一種,因其編出的圖樣用許多的“X”編結組成而得名。它以十字形針法為主要特點,以純棉布為原料,用細密的小十字“挑”織出紅花綠葉、飛禽走獸和吉祥圖案等。為了更好地了解和傳承十字繡文化,2024年7月28日曲阜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戮力“銅”“鋅”實踐隊的部分成員來到了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qū)夏張鎮(zhèn)平家官莊村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首先,社會實踐隊隊員拜訪了平阿姨。平阿姨看到有年輕人來學習十字繡,十分欣喜。她跟我們細細道來十字繡的發(fā)展歷程,她說,“十字繡是一種擁有源遠歷史的手工技藝。十字繡從中國傳到外國,最初在宮廷中風行,后來傳入民間。由于它易學易懂,很快就普遍起來,并受到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們的喜愛。最早的十字繡是在動物皮毛制成的織物上進行刺繡,用的是從蠶繭中抽出來的絲線,這種十字繡在許多國家被用來裝飾衣服和家具。由于各國文化不盡相同,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形成了各自的風格,無論是繡線、面料顏色,還是材質、圖案,都各有千秋。”之后,平阿姨又跟我們介紹了黃梅挑花,“黃梅挑花又名‘十字挑花’‘十字繡’,起源于唐宋,興于明清。后來,十字繡開始進入民間,逐漸為廣大普通的消費者所接受。十字繡用途廣泛,可大致分為四部分,第一是服裝、服飾;第二是配飾、飾品;第三是日用品及家具服飾;第四是休閑、交友。”
然后,平阿姨展示了十字繡的繡法,還給我們介紹了十字繡的清洗技巧,“先用清水浸泡,這樣可以消除格子上的水溶筆。格子泡掉之后,再換水泡,直到泡干凈為止。有洗衣液還可以用洗衣液,用洗潔精也可以。泡不掉的可以揉,也可以用牙刷刷干凈。泡干凈之后,輕輕擰干再晾曬,為了避免暴曬而變黃,晾曬過程上下都要鋪上白色的棉布或者毛巾。晾干后可以熨燙,但是熨燙過程要隔一層布,熨燙后再裝裱,也可以收藏,但是最好卷成筒,注意防潮防蟲。”社會實踐隊隊員也積極學習了十字繡。最后,社會實踐隊隊員還參觀了平阿姨的作品。
圖為社會實踐隊隊員學習十字繡。通訊員 李慶怡 供圖
十字繡是中國燦爛的傳統文化瑰寶之一。傳統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歷史積淀,是人民智慧和創(chuàng)造的結晶。傳統文化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歷史背景下人們的思想、道德、信仰、生活方式等各個方面的文化傳承。傳統文化不僅是歷史文化中珍貴的遺產,而且也是諸多現代文化的基礎和源頭。傳統文化在歷史、道德、文藝、經濟等各個方面均有其深遠的價值和意義。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在5000多年文明發(fā)展中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豐厚滋養(yǎng),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fā)展的突出優(yōu)勢,對延續(xù)和發(fā)展中華文明、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要堅持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秉持客觀、科學、禮敬的態(tài)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揚棄繼承、轉化創(chuàng)新,不復古泥古,不簡單否定,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不斷補充、拓展、完善,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