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忙,從抓青苔開始
發(fā)布時間:2024-11-08 閱讀:
過完元宵節(jié),鄉(xiāng)下稱之為出節(jié)。意思是親友團聚的春節(jié)已經(jīng)結束,春種春忙就要開始了。
記憶里,每年的農(nóng)忙是從母親帶我上山抓青苔開始的。早早起床,吃完早餐,一人提一個竹籃上山。直到竹籃里的青苔像山坡一樣堆起來時,我們才回家吃午飯。
青苔喜歡潮濕的環(huán)境,小溪邊,樹蔭下,巖石上,到處都是。春節(jié)前后的幾場暖陽,把青苔沐浴得又綠又密。幾天時間,抓回的青苔,堆在墻角已經(jīng)有半個人高了。
那時候農(nóng)村都種雙季稻,育秧的時間早。俗話說,窮人莫聽富人哄,桐子開花才下種。三月,白里帶紫的油桐花剛開,天氣還比較寒冷,有時候還下雪、下冰雹。剛下泥的早稻種子需要用青苔覆蓋,以防被凍壞。
抓青苔不需要集體勞動,生產(chǎn)隊便分散給各家各戶自己掌握。需要時,大家便把青苔挑到田邊,由生產(chǎn)隊長、會計過秤記工分,每十斤可以記兩分。
抓過青苔,農(nóng)事就忙開了。犁田耙田,清溝修路,到處一派繁忙景象。母親還會把辣椒、茄子的種子用紙包起來,放到棉衣兜里,給其加溫催芽。父親則把絲瓜、黃瓜、南瓜種子,放在火柴盒里隨身帶著。連著幾個晴好的天氣后,母親就會把種子播撒到整好的土里,用薄膜蓋上。
那時我在上小學,參加不了集體勞動,課余時間便幫隊里積肥。積肥主要是扯青、刨草皮。扯青便是扯青草,刨草皮就是連草帶根一起刨出來。集體那會每丘田都有一個漚肥的凼,專門漚制綠肥。挑到凼邊,有人過秤記工分。
我還割過牛草。牛是農(nóng)家寶,春耕時,耕牛從早到晚都沒有休息,草也只有在牛欄里休息時吃。下午放學回來,我們便挑選剛發(fā)出來的嫩芭茅,用鐮刀割斷,扎成一小把一小把的,再合成一大捆,背到牛欄邊。芭茅雖然鮮嫩,但鋸齒一般的邊緣卻非常鋒利,小手經(jīng)常被割得傷痕累累。
割完牛草還得扯豬草。每年正月,家里都會買回一兩頭小豬,一直要喂養(yǎng)到十二月。父母親要出集體工,扯豬草便由我和姐姐承擔。山腳下,田間地頭,凡是豬愛吃的野草,都被我們扯過一遍又一遍。
那時候,過完春節(jié),人就一天天地忙碌起來,吃的卻一天比一天差。不僅見不到肉的影子,連煮菜的油也越來越少了,餐餐是酸菜,榨菜。魚下塘,雞上抱(孵小雞),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但看到勞動的成果:豬一天天長大,禾苗由青轉黃,瓜棚里掛滿了瓜果,心里就充滿了期待,仿佛下一個更好的春節(jié)就在眼前。
作者:大學生網(wǎng)報 來源:大學生網(wǎng)報
校園文學推薦
- 停下來,靜聽花的述說
- 早春時節(jié),地處華南之南的香蜜公園,處處鮮花盛開。賞花的人,與鮮花合影的人,還有散學歸來早,跟著老人做游戲的兒童們,可謂是人山人
- 11-08
- 農(nóng)忙,從抓青苔開始
- 過完元宵節(jié),鄉(xiāng)下稱之為出節(jié)。意思是親友團聚的春節(jié)已經(jīng)結束,春種春忙就要開始了。
- 11-08
- 那場簡陋的聚餐
- 一場暴雨,學校門前的小白河變得洶涌渾濁了。恰逢星期六,英語老師肖方元上課前在走廊上跟我說,下午你有空嗎?
- 11-07
- 擁抱春天里的小雨
- 行走在春天里,聽鳥語,聞花香,沐浴艷陽春風,人也會像青草春潮般生動起來。
- 11-07
- 拜年拜到春草發(fā)
- 這兩年,春節(jié)都過得輕松。初一給岳母拜過年,之后是住在同一個城市的親戚分別請幾頓飯,大家互致問候,就算拜過年了。
- 11-07
- 品茗
- 我是個音響發(fā)燒友,好歹知道些音響器材搭配知識。蔣君通過朋友大李找到我,說對欣賞音樂感興趣,想裝配套稍好點的音響聽音樂。
- 11-07
- 黃果樹
- 我輕輕地走近你,心中的音樂也輕輕地響起;黃果樹,地球發(fā)出的一個音符。
- 11-07
- 夜雨
- 熟睡中被滴滴嗒嗒聲敲醒。迷迷糊糊睜開眼,下雨了,是夜雨落在陽光房玻璃頂?shù)牡梧晹_我清夢。
-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