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工程社會實踐|商丘師范學院“童夢心航”志愿服務實踐團:心靈啟航,韌性綻放
為積極推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切實提高未成年人心理韌性,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商丘師范學院“童夢心航”志愿服務實踐團于7月10日赴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組織開展心理教育活動了。

“心宣講”——心理健康講座活動
通過“心理韌性小汽車”、“掙脫壓力,揚起自信的風帆”等心理健康講座,使同學們能夠更直觀地體悟和學習到擺脫壓力、樹立自信的重要意義和具體方法。“心理韌性小汽車”講座采用趣味的形式,將心理韌性的培養(yǎng)比喻成駕駛小汽車,讓同學們在輕松的氛圍中理解如何增強自己的內心力量。“掙脫壓力,揚起自信的風帆”講座,則用形象化的語言,如掙脫束縛的繩索、揚起自信的風帆等,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擺脫壓力、建立自信對于自身成長的關鍵作用。

“心體驗”——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在“獨一無二的樹葉”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中,幫助同學們了解到每個“我”不僅是一個獨特的“我”,也是一個不斷成長發(fā)展的“我”。通過這個活動讓同學們學會自己動手,自我肯定,自我欣賞,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尋找樹葉時同學們都認真觀察,找出了獨屬自己的那片葉子。

“心調查”——心理健康調查活動
在“自畫像”、“房樹人”、“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等心理調研活動中,我們深入的了解了同學們豐富的內心世界,也為更好地引導和幫助他們的成長提供了有力的依據(jù)。
“心服務”——心理健康服務活動
在“讓思維活起來”活動中,通過圖形、文字、數(shù)學題等多個方面尋找多種問題的解法,讓同學們另辟蹊徑,破出思維定勢,提高未成年的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同學門的發(fā)散性思維,用更具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以心相會,沐光前行”活動中,以奧運健兒孫穎莎事跡為例,幫助同學們從中領悟到如何在壓力下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詳細講述了孫穎莎在激烈的比賽中,面對比分落后的壓力時,是如何冷靜應對、調整策略并最終反敗為勝的。通過這樣具體的事例分析,讓同學們明白保持良好心態(tài)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要有堅定的信念、清晰的目標和靈活的應對策略。同時在孫穎莎在面對外界輿論壓力時,還能專注于自身訓練,不受干擾的事跡,讓同學們懂得了排除外界干擾,專注于自身成長的重要性。

在“你真的很不錯”、“優(yōu)點大轟炸”活動中,讓同學們寫下自身優(yōu)點這一過程,恰似一面鏡子,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所在。經由這樣的自我審視,自我認識,使同學們能逐步發(fā)展成為更加堅強、自信的個體。在活動過程中,有的同學寫下“我很善良,總是樂于幫助他人”,使他意識到善良是自己的閃光點,從而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主動地去幫助更多的人。還有的同學寫下“我學習很努力,從不輕易放棄”,促使他在面對困難時,繼續(xù)憑借努力和堅持去克服困難。通過不斷發(fā)現(xiàn)和強化自身的優(yōu)點,同學們能在成長的道路上充滿力量,以更加堅定的步伐走向未來,成為內心強大且自信的人。

未成年時期,是個體心理發(fā)展的關鍵階段。 “童夢心航”志愿服務實踐團的所有成員盡己所能,充分利用各自的優(yōu)勢為同學們提供切實的幫助。團隊成員通過角色扮演的游戲,讓同學們模擬面對壓力情境時的應對方式,從而學會如何有效地處理壓力。而在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的活動里,組織創(chuàng)意繪畫比賽,能激發(fā)同學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他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能夠吸引同學們積極參與,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提升自己的心理韌性。
本次“童夢心航”志愿活動已圓滿結束,但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關心愛護仍在向前。心理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它關乎著每位未成年人的個人成長與快樂生活,也是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因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當今教育的重中之重,未來本團隊仍將持續(xù)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發(fā)展,并不斷為此貢獻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