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介紹: 2024年7月7日至12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物理學院實踐團隊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團隊前往南京各處,探尋革命先烈的光輝足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了解黨史、革命史,加深對歷史的認同感與民族復興的使命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指導思想。本次活動立足南京,以1840-1949百年為時間跨度,選取了南京具有代表性的紅色地標,開展地方黨史的理論學習和實訪參觀。2024年7月7日,在隊長趙興民帶領團隊成員尋訪南京紅色家底,汲取奮進力量,在實地參觀考察中踐行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激勵同學們在溫紅色黨史中礪前行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實踐介紹:
- 實踐時間:2024年7月7日至12日
- 實踐地點: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雨花臺烈士陵園、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館、
- 團隊成員:
實踐團團長:趙興民
實踐團團員:李俊成,姚靖康,梁竣豪,陳宇峰,楊爍星,周詩杰,費博睿
實踐內(nèi)容:前言:
為深入了解、學習與貫徹黨的紅色歷史和紅色精神,團隊以“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為主題,前往南京各處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1.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
2024年7月7日,團隊成員前往參觀了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1842年,英軍侵犯南京,迫使清政府在靜海寺與英國政府進行談判。同年8月29日,雙方在英軍旗艦“康華麗”號上正式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因此,靜海寺成為了中國近代史起點的象征。陳列館內(nèi)的中英《南京條約》史實展,以“從屈辱到自強”為主題,共分為六個展廳,包括“千年變局,國門初破”、“百年恥辱,城下之盟”、“百年枷鎖,民族劫難”、“百年抗爭,救亡圖強”以及“百年夢圓,香港回歸”五個部分。展覽詳細展示了《南京條約》的談判、議定及簽訂的歷史過程,深刻揭示了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體系給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同時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為反對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所進行的偉大斗爭。在參觀過程中,團隊成員深切感受到了近代中國遭受列強瓜分、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無奈與不甘,同時也見證了中國共產(chǎn)黨和新中國領導人帶領中華兒女實現(xiàn)中華崛起、民族復興的奮斗歷程,真正實現(xiàn)了“四海平靜,天下太平”的愿景。
2.雨花臺烈士陵園
2024年7月9日,值此七七事變紀念日,團隊成員們前往位于南京市雨花臺區(qū)的雨花臺烈士陵園,這是我國建國以來建立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國家級烈士陵園。陵園依山傍水,山巒起伏,松柏蒼翠,沿途灌木叢生,綠草如茵。在1927年至1949年間,約有10萬名烈士在此英勇犧牲。在紀念館內(nèi),大家參觀了“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生平事跡展”,通過講解員的生動講述,團隊成員們深入了解了在雨花臺犧牲的中國共產(chǎn)黨員的英勇事跡。同學們認真聆聽了鄧中夏、惲代英等革命烈士的感人故事,通過一件件實物、一張張生動的圖片,深切感受到了革命英烈們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這次參觀讓團隊成員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紅色政權、新中國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來之不易。同學們紛紛表示,應該從雨花英烈的精神中汲取“信仰、忠誠、為民、擔當”的力量,通過黨史學習激勵自己、鞭策自己,明確方向,為社會主義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參觀完雨花臺革命烈士紀念館后,團隊成員們來到莊嚴高聳的紀念碑前,肅立默哀,深切緬懷革命先烈,表達對他們的崇高敬意。

3.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
2024年7月10日,團隊一行還參觀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該紀念館由“奮勇抗敵”、“國際援華”、“壯志凌云”和“緬懷先烈”四個室內(nèi)館區(qū)組成,并設有陳列雕塑和戰(zhàn)機模型的兩個室外展區(qū)。通過文字、圖片、實物、文物史料、多媒體以及場景再現(xiàn)等多種手段,生動展示了中國空軍與國際援華空軍攜手抗擊侵華日軍的英勇事跡。其中,有在武漢“4·29空戰(zhàn)”中英勇駕機撞向敵機、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江蘇籍航空英雄陳懷民;有年僅27歲便在對日空戰(zhàn)中犧牲的美國陸軍航空兵飛行員羅伯特·肖特,他是首位在中國對日戰(zhàn)斗中捐軀的美國飛行員;還有在蘇聯(lián)援華航空隊在華抗日首場空戰(zhàn)中英勇犧牲的24歲殲擊航空兵涅日丹諾夫,他生前被前蘇聯(lián)國防部授予紅旗勛章……
這座紀念館是世界上首座國際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它全方位地展現(xiàn)了中、美、蘇等多國空軍團結(jié)一心、共同抗擊侵華日軍的壯麗篇章。紀念館內(nèi)陳列的一件件文物與歷史照片,讓團隊成員們深切感受到了先烈們“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豪邁氣概,以及各國反法西斯英雄們的崇高國際主義精神。
4.中國共產(chǎn)黨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
2024年7月11日,團隊前往梅園新村紀念館參觀。該紀念館見證了從1946年5月3日至1947年3月7日期間國共南京談判的歷史過程,最終因國民黨政府的一意孤行導致談判破裂。在這段長達308個日夜里,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在國統(tǒng)區(qū)廣泛領導和開展了愛國民主運動,與國民黨當局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斗爭。他們向全世界揭露了蔣介石“假和平、真內(nèi)戰(zhàn)”的陰謀,爭取了朋友,教育了人民,并最大限度地推遲了全面內(nèi)戰(zhàn)爆發(fā)的時間。梅園新村的3棟民居作為歷史的見證者,記錄了這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通過參觀,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了周恩來、董必武等老一輩偉大革命家的艱辛奮斗,真切感受到了革命道路的曲折與不易。同時,團隊成員也充分認識到我黨對經(jīng)歷了抗日戰(zhàn)爭后人民對和平呼聲的回應,以及對爭取和平統(tǒng)一的誠意,這充分體現(xiàn)了我黨團結(jié)全民族革命階級的指導方針。
5.渡江勝利紀念館
2024年7月12日,團隊一行探訪了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展覽巧妙劃分為五大板塊:“籌謀過江志”、“百萬雄師渡”、“軍民共筑新局”、“窮寇必追盡”、“勝利精神傳”,通過雕塑、油畫、文物文獻及多媒體影像等多種手段,讓參觀者仿佛穿越時空,親身體驗那段紅色歲月,深刻感受革命先輩堅定的信仰與不懈的奮斗精神。
隨后,團隊步入中國共產(chǎn)黨南京歷史展覽區(qū),繼續(xù)學習之旅。南京,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初創(chuàng)及大革命時期的重要活動地,其城市發(fā)展深刻烙印著黨的奮斗足跡,見證了黨的百年輝煌歷程。展覽以“鐘山烽火”、“石城新篇”、“金陵飛躍”及“南京奮進”四大篇章,按時代脈絡展現(xiàn)了南京地區(qū)自黨成立以來的重要人物、關鍵決策、歷史成就,以及這些成就如何深刻影響國家發(fā)展和人民生活。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再到抗擊非典、新冠疫情等關鍵時刻,展覽內(nèi)容貼近時代脈搏,觸動人心,引發(fā)團隊成員強烈共鳴。
渡江戰(zhàn)役的勝利,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壯麗史詩,其蘊含的革命精神是今天寶貴的精神財富。展館內(nèi)豐富的圖文資料與實物展示,讓團隊成員深入了解了戰(zhàn)役的全過程,深切體會到革命先烈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
實踐感悟: 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我感受到了中國人民抗擊侵略者的頑強意志、團結(jié)精神,以及為保家衛(wèi)國不惜一切的偉大精神。著眼當下,我們更應該牢記民族精神,堅決抵制和反對其他國家試圖分裂中國的行為。我們要自信自強,守正創(chuàng)新,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積極號召黨的二十大的響應,以小我的點滴成就,匯成大我的汪洋巨流,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082120228 趙興民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體會到了中華民族團結(jié)一心、共御外敵的堅定決心和為祖國鞠躬盡瘁的偉大精神。作為新時代新青年,我們更應該堅決維護祖國和平統(tǒng)一,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論述,學習不畏艱險、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革命精神,不斷領悟紅色精神的真正內(nèi)涵。
——082120124 陳宇鋒